【摘要】本研究為下一步深入研究山羊粘膜色素代謝的分子機制提供理論基礎,。
酉州烏羊是我國珍貴的地方遺傳資源,,其全身被毛為白色,但皮膚和可視粘膜均為烏黑色,其中面部可視粘膜的顏色與同樣分布在武陵山區(qū)且全身被毛為白色的板角山羊形成鮮明對比(圖1),。為了解析這一現(xiàn)象背后的分子機制,我院草食牲畜研究所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測序平臺對酉州烏羊嘴唇粘膜組織(Wlip)和板角山羊嘴唇粘膜組織(Glip)進行轉錄組測序,,所得序列經(jīng)質控,、組裝后,以|log2(Fold Change)| > 1,,qvalue< 0.05為標準篩選差異表達基因,,結果發(fā)現(xiàn)249個差異表達基因,其中218個基因上調表達,、31個基因下調表達(圖2),。差異表達基因聚類分析結果(圖3)顯示,不同顏色嘴唇組織的生物學重復出現(xiàn)分離,,同一顏色嘴唇組織生物學重復聚集在一起,。
通過KEGG和GO功能富集分析(圖4),發(fā)現(xiàn)16個差異表達基因富集到與色素代謝相關的Melanogenesis,、鈣信號通路,、cAMP、cGMP-PKG,、MAPK等信號通路中,,推測ASIP、CALML6,、MEF2C,、ATP2A1、ATP1A2,、ATP1B4,、PLM、OXTR,、NCX3,、MYLK2,、FLNC、CACNA1,、CACNA1S,、CACNG1、CACNG6,、P2RX6等基因參與山羊嘴唇粘膜色素沉積,。本研究為下一步深入研究山羊粘膜色素代謝的分子機制提供理論基礎。